侨联新闻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侨联概况 | 权益保障 | 侨界风采 | 经济科技
基层侨联 | 机关党建 | 京江侨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侨界风采 > 侨界人物
特种发动机专家——王志达
发布时间:2017-06-12 稿件来源:京江晚报 字体调整:  浏览次数:

   

     王志达,出生于广州,4岁时,在日军的轰炸中,随长辈一步一回头,离开祖国,远赴越南。之后的13年,都在异国他乡度过。1951年,王志达和家人历经辗转,先后三批回到广州,回到祖国怀抱。

 

  1956年,毕业前夕,选拔留苏研究生名单中有了王志达的名字,他万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远赴苏联就读于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院。组织上指定他专攻特种(自由活塞)发动机,可是学校没有实验条件,1959年,王志达就主动要求到乌克兰卢干斯克机车车辆厂,一头扎进去,1000多个日子,王志达在实验、计算,再计算、再实验的轮回中发奋学习,1962年,王志达以出色的表现,通过答辩,顺利取得副博士的称号。

 

  苏方出于爱才之心,劝王志达留下。“回国去,回家去!”王志达没有丝毫犹豫。回国后,王志达被安排进了中科院力学所,当时的所长便是大名鼎鼎的钱学森教授。1963年底, 因为力学所改变研究方向,根据国家科委的安排,王志达被重新分配到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研制特种发动机。这,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以自己一贯的勤奋和执著,一路披荆斩棘,拿出了一系列骄人的成果。因为王志达及其团队在特种发动机研究的权威性,国家科委曾聘他为国家发明奖特邀评审员。

 

  “我的身份有两个,一是党员,一是教师。”王志达觉得自己理应是一个擎灯者:一盏亮在讲台,一盏亮在实验室。30载春秋,王志达教授都在讲台度过。先后任教了《内燃机设计》《内燃机结构》《内燃机增压》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目前,他的学生已成各院校或研究所的中流砥柱,这也是王志达教授颇为得意之处。在他任教的期间,校长要求他要搞基础建设,特别是动力实验室在当时的船舶学院需要更新和加强,52岁的王志达教授挺身而出。正好上海研究所闲置一批研究器材,他如获至宝,带领助手一干人,用了两三年时间,研制成功了高速大功率万能单缸试验台和多功能稳定流动模拟气道试验台。装成了像模像样的实验室,满足了科研、生产、教学的需要。在后来完成国家下达的国防预研项目上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团队利用单缸试验设备,进行了通过压缩比和变配气正时实现柴油机高增压的试验研究。

 

  入党整整60年的王志达,作为归侨的他,至今第一珍视的身份是中共党员。他,退休不退岗。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担任了镇江市政协委员、江科大侨联副主席、学校党代表、教代会代表和特邀代表、政府特约信息员。每一种身份,都意味着责任;每一种身份,他都很重视。

 

  (张晓波)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中国镇江政府门户网站版权所有 镇江市人民政府 28365365.com打不开主办
@Copyright 2009 Zhen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52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