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联新闻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侨联概况 | 权益保障 | 侨界风采 | 经济科技
基层侨联 | 机关党建 | 京江侨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侨界风采 > 情系故乡
爱 心 侨
发布时间:2011-06-03 稿件来源:句容市侨联 字体调整:  浏览次数: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捐赠行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慈善人士的义行善举,是社会公道的昭然显现。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胜利后曾感言:“华侨乃革命之母”。在抗日战争时期,全世界有800万华侨,有400万左右为祖国捐过款,约占总数的一半。在捐款者中,从富商巨贾到升斗小民,从耄耋老者到启蒙学童都踊跃乐捐。由此可见,海外华侨华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与国内人民同甘共苦,携手抗敌,不屈不挠地反抗外来侵略,构建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伟大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在百废待兴的国度里,爱国侨胞捐款捐物支持社会主义建设,甚至,有些侨胞放弃海外的优越生活,回国置身参加祖国的繁荣建设。改革开放后,广大侨胞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回乡捐资助学,建桥修路,投资办厂,为振兴中华献计倾力。

句容是一个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县级市,是镇江市的重点侨乡之一,海外有华人华侨1300多人。和千千万万的华人华侨一样,他们身在海外,心系家乡,只要家乡需要就愿献出一份爱心。80年代初,祖籍石狮的美籍华人章先生年迈返乡,捐资10万为乡民修了一条便民路。下蜀侨属孔令娴的母亲回乡养老,却不忘家乡的娃娃,硬是从养老费中挤出20000多元,购买体育运动器材赠给下蜀中心小学等。她说:穷孩子就是穷未来,穷民族,穷国家。多么质朴的语言,多么哲深的道理。加拉大籍华人祝凌鹏先生等家人,在1991年捐出了自家7间祖房和20万人民币新建了一所“忠和育才小学”,使孩子们提前告别了昏暗的平房校舍,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之后,祝先生一家每年都向学校捐款捐物,帮助学校发展。如今,因教育布局调整,“忠和育才小学”已改为敬老院,祝先生一家仍常回来看看,为福利院和老人们带去慰问款物,愿他们生活快乐,安享晚年。再有,旅日侨胞马茂伯先生于1988年捐赠一辆价值20多万元的面包车给下蜀镇老年福利院,1991年,马先生得知家乡遭受了洪灾,立即电话通知国内亲属代其捐款10000万元人民币。海外侨胞的义行不胜枚举,国内侨属侨企的善举亦啧啧称道。我市归侨侨眷、侨企,知党情,感党恩,是党批判了林彪、“四人帮”所谓的“海外关系”的谬论,为广大归侨侨眷及海外侨胞洗刷冤情,重获平等人生。因此,只要党有召唤,社会有要求,广大归侨侨眷和侨企都会义不容辞,慷慨解囊。“5.12”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侨企---句容盛业管件制品有限公司接到上级下达的为地震灾区生产11000顶抗震救灾帐篷的任务后,公司精心安排、认真组织,全体职工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提前保值保量地完成了救灾帐篷的生产任务,并及时发往灾区,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做出了积极贡献。该企业每年还向慈善总会和困难人群捐款数十万元。历年来,我市归侨侨眷积极参与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和发起的各类慈善捐赠活动,累计达50多万元。如此等等,充分体现了侨界的光荣传统和广大侨胞、侨眷、侨企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崇高境界,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侨界人士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

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一场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露,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感情的滋润;爱心是一座桥,使两颗红红的心灵从此遥知相伴。谨祝“献爱”和“受爱”之人平安幸福。

             (作者:王金涛 侨眷 句容市侨联主席)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中国镇江政府门户网站版权所有 镇江市人民政府 28365365.com打不开主办
@Copyright 2009 Zhen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5253号-1